为实现“稳得住、能致富”,做好易地搬迁移民的后半篇文章,解决安置点周边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,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全力支持下,7月13号上午,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示范基地在该县彝欣社区正式启动。
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利用彝欣社区约1500㎡街区进行打造,规划为创业孵化基地办公用房,包含会议室、成果展示区、办公区、大厅、客创区及外部街区。该项目总投资180多万元,于2021年10月开始建设,2022年5月建设完成。目前,该基地已入驻的在孵企业已达到14家。
作为喜德县首家由政府出资、第三方团队进行管理的集技能培训、创业培训、创业大赛、信息交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。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将主要通过采取“培养、融合、引入”三种方式,把创业的目光聚焦于喜德县的农特产品、彝绣、制衣、外出务工等多个领域,建成后,该基地将同时能够培育15—20家企业,办公人员30余人,创业培训50余人,让孵化企业成为喜德县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。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杨杲表示,未来三年,该孵化基地将申报成为省级创业孵化园,孵化喜德县本土创业项目超过60个以上。
据了解,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所在的彝欣社区是我州第三大,喜德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,这里共安置群众1700余户,7000多人。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等地区和部门的倾力帮扶下,喜德县按照“劳务输出转移一批、就业载体吸纳安置一批、技能提升一批、扶持创业带动一批、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一批”的要求,千方百计想办法添措施,解决安置群众的就业问题。截止目前,喜德县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,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,省外务工转移2.7万人,农村劳动力务工收入8.52亿元,人均务工收入1.702万元。通过认定就业帮扶车间、就业扶贫基地,落实吸纳脱贫劳动力奖补政策,全县现有就业帮扶车间22个,吸纳安置脱贫劳动力466人。每年开展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;劳务品牌培训300人次;以工代训120人。年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万元;发放创业补贴23万元;免费创业培训60人次,创业指导200人次。全县现有公益性岗位3653个,人社部门1214个,林草部门1578个;水利部门181个;交通部门380个;东西部协作300个。
喜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沙青琳告诉记者,喜德县希望通过这个创业孵化基地,来指导并带动喜德县当地更多的年轻人、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创业,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,就近解决我们老百姓的就业问题。
据了解,此次启动运营的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,将打破传统的创业服务模式,最大限度地整合创服资源,耦合大学生和返乡下乡创业者两大重点群体的创业理念和经营机制。认真学习宁波市等发达地区的先进运营理念,主动融入到创新创业生态圈和“西昌德昌冕宁喜德”同城化发展战略,切实发挥孵化作用,在促进入驻创业实体快速成长的同时,为喜德县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,州人社局、宁波市海曙区、喜德县和西昌学院相关领导共同为基地揭牌。基地运营单位还分别与喜德县人社局、入驻企业代表、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分别进行了授权交接,签订了入驻服务协议和《校地创业服务合作备忘录》。
记者:潘美杰、张锐 喜德融媒体